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默契,莫过于你呼我应;最美好的信任,莫过于双向奔赴;最从容的携手,莫过于共赴战“疫”。
截止今日,全区已进行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医务人员、民警保安和广大居民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守护,上演着温暖人心的一幕幕。
抗疫,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宣武社区民和路核酸检测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老年人流动专座”。这位91岁高龄的老人每往前挪动一个位置,彭城街道商务科科长赵岩就紧跟着帮她搬一次板凳。
“你好,请把口罩戴好”“请保持一米线距离”……
在位于G30连霍高速潘塘出入口处的抗原检测点,云龙区蓝天救援队志愿者朱翠薇拿着引导牌引导市民有序排队等候。在这期间,她还不时地提醒市民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
和她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志愿服务的,还有丈夫耿忠和儿子耿雍舜,一家三口均是蓝天救援队志愿者。
刘航睿、李明明都是食品城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本轮疫情出现以来他们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了完成好疫情防控任务,夫妻二人只能把两个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看护。懂事姐姐不仅学着安排自己和妹妹的课程表,照顾妹妹上网课,还帮助奶奶洗菜做饭,有条不紊地安排每天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以小家之力守护“大家”的平安,用行动诠释了有“大家”才有“小家”的家国情怀。
在晓光社区南郊中茵城东门核酸检测点位,也有这样一对夫妻档:丈夫穆胜海和妻子孙丽,承担着核酸点位全面消杀,医废垃圾、生活垃圾清运等任务。他们是夫妻,亦是战友,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演绎着新时代“双向奔赴”的感人故事。
一线防疫任务繁重,但两人谁也没有抱怨过。他们约定:要是能碰到,就给对方鼓鼓劲!
蝶梦社区72岁老党员单学华,全员核酸检测启动以来一直坚守在人才家园中心广场点位,凌晨1点回家后,仍在邻里群里发动居民下楼做核酸,3点20又回到点位,查看人员发动情况,并要求替班。
她说:“这里是我家,我怎么能走。作为党员,为大家尽一份心应该的。”
每一次出征,都是一次冲锋;
每一次前行,都坚定无比。
一声治愈人心的“谢谢”,
就是这场“双向奔赴”战“疫”的最好证明。
让我们在抗疫路上
携手并进、“双向奔赴”,
守望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