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闻令而动,用行动践行新时代云龙精神,用坚守书写抗疫一线故事,凝聚起上下同心、攻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云龙之声》微信公众号特开设“抗疫先锋”专栏,聚焦抗击疫情第一线,宣传报道感人的人物故事,增强全区上下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强的干劲、拼劲、韧劲,投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火车站“绘图人”的速度和温度
“党员就要带好头,关键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不退缩。”朱喜成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朱喜成已经连续30多天吃住在徐州火车站,每天重复提醒旅客不知道多少遍,嗓子喊哑了,嘴上充起水泡,眼中的血丝越来越多。
优化布局,用心绘制“查验流程图”
朱喜成第一时间带领淮海广场综合执法中队成立“疫情防控先锋队”,不断优化场地布局,扩大出口面积,增加前置引导。对年纪大、行动不便等人群,专门开设便民通道,进行人工辅助登记,让旅客能够尽快顺利出站。
他还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设计绘制火车站出站查验流程图。流程图设计简洁清晰,旅客与防疫工作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查验效率,被徐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采用,在高铁站与高速口推广。
暖心服务,用情彰显“抗疫温度”
朱喜成在夜班值守时,发现一位旅客长时间呆在出站通道,着急地摆弄着手机。他快速上前询问,对方手忙脚乱地比划着,发出“啊啊”的声音。朱喜成立即察觉到这是一位聋哑残障人士。他立刻运用了平时积累的一些交流方法,通过手机等工具辅助交流,终于帮助这位旅客顺利完成了登记手续。“看着他出站时脸上的笑容,我心里感到暖暖的。”朱喜成说。
朱喜成带领火车站淮海广场中队共查验旅客145万余人次,签写个人健康承诺书10000余份,核酸采集20000余人次,抗原检测1万余人次,负责接驳辖区旅客500余人次。
近年来,朱喜成先后2次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1次被徐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高速口“守夜人”的坚持和守护
区科技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刘佳佳
“您好,请出示苏康码和48小时之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请扫一下徐康宝做一下入徐登记”......
凌晨3点半,在徐州潘塘高速路口,身穿防护服的刘佳佳还在第四道口值守。这已经是他防控执勤的第10个不眠之夜了。
“货车司机也都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我们要让他们感觉到城市的温暖。”
潘塘高速路口,有时整夜货车不停,多则达上百辆。刘佳佳和同事们穿着笨拙的防护服,一站就是8个小时,顾不上喝口水,有时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他带着队员一起靠前服务,点对点对接货物联系人,让货车司机减少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对因车上贴满封条,一两个星期未下过车的货车司机,他会主动询问货车司机有无困难情况,帮助其做好登记,请检测人员靠前服务,尽快完成相关检测流程,办好通行手续。在每次执勤结束后,他会向下一班轮岗防控人员讲解防控细节及管控措施,让大家尽快掌握防控要点。
“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刘佳佳父母家小区被封禁,不会使用手机团菜,几天吃不上蔬菜。爱人身怀六甲,自己在家买菜、做饭,独自去医院检查。但他们却叮嘱刘佳佳:“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家里,我们能照顾好自己。”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成为了刘佳佳最坚强的后盾。“亏欠家人的,只能等疫情后再弥补吧。”
变的是角色
不变的是使命和责任
每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云龙人
用赤诚的为民初心
演绎了一个又一个
动人的抗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