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丨冲在危险的最前沿,与时间赛跑

面对疫情,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闻令而动,用行动践行新时代云龙精神,用坚守书写抗疫一线故事,凝聚起上下同心、攻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云龙之声》微信公众号特开设“抗疫先锋”专栏,聚焦抗击疫情第一线,宣传报道感人的人物故事,增强全区上下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强的干劲、拼劲、韧劲,投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与时间赛跑的刑侦尖刀

徐州市公安局大龙湖分局刑警大队五中队中队长、三级技术主管、三级警督 王海刚




他是战“疫”场上的“急先锋”

2022年3月26日凌晨1时58分,王海刚接到云龙区疾控中心电话:一名新冠病毒阳性病例被通报在我辖区内潘塘高速出口下高速,正在被接往徐州市传染病医院。疫情就是命令!他没有丝毫犹豫,闻“疫”而动,立即驱车赶往传染病医院。


第一次面对面流调,他没有畏惧,内心充满了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穿上防护服、戴上N95、戴上防护面罩.......他和疾控中心三名同志走进病例隔离病房,对新冠阳性病例开展面对面连续4个多小时的流调工作。脱下防护服的一瞬间,他坐在椅子上深吸一口气。


为了进一步完善流调报告,稍作休息后,他通过远程视频流调的方式再次对病例开展流调询问,直至形成完整的流调报告。


当被问起3月26凌晨那次与新冠确诊病例面对面开展流调工作害不害怕时,他是这样说的:“这没啥,这就是我的工作,谁在现场谁就上”。

他是战“疫”前线的“排头兵”

作为分局疫情流调溯源联络员,王海刚带领分局流调溯源小组联合云龙疾控中心,通过“三查五溯”技战法,对市局专班、疾控中心下发的指令协查,第一时间开展流调溯源工作。

特别是在“机关加油站”次密接排查中,他和同事连续两天两夜工作,对密接人员接触的256辆车辆通过视频查询、信息查询、电话通知等方式落地问询,确保次密接人员管控到位;在“3.31食品城厨具店”次密接排查中,王海刚和同事用刑侦的思路,多次往返中心现场和单位,利用人像比对、社区走访、资金查询等刑侦思维对阳性病例接触的密接人员一一排查到位,未漏一人。


今年疫情爆发以来,王海刚同志和分局流调溯源的同志共计排查阳性病例、假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百余人,形成流调报告若干余份。



他是人民群众财产的“守护人”

流调溯源工作是一项同时间赛跑工作,抓住了时间,就能阻断病毒的传播。在王海刚的工作中,除了负责疫情流调溯源,还有另外一项同时间赛跑的工作,那就是反电信网络诈骗。同时间赛跑,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抓住了时间,就能为人民群众追赃挽损。


2021年以来,王海刚带领分局反诈中心同志,有效止付涉案资金2356万余元,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623万余元。他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刑警人的本色。


近年来,王海刚同志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次徐州市公安局“人民满意警察”,1次被评为徐州市公安局“优秀刑警”,1次被徐州市公安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战斗在“疫”线的样本转运员

黄山街道办事处综合指挥中心主任、二级主任科员 殷鑫




殷鑫是黄山街道样本转运组一员。他在样本转运过程中认真负责,各个环节规程操作规范。他日夜连续奋战,无论路途远近,都及时、完整、准确的将样本运送至指定地点。


每天上午7时,黄山街道门前,1号转运车辆准时出发。殷鑫等6个样本转运员循环发车,每小时送检1次。


发车前殷鑫首先要认真清点由社区送来的一箱箱核酸检测样本,根据不同的社区分别进行登记、核对、消毒等,如果是黄码人员的检测样本,会单独进行统计。到达转运地点后,还要进行严格细致地消毒、扫码、开箱、核验、交接等步骤,才能将一管管样本送进检测实验室。




运转结束回到街道后,殷鑫又忙着清点好空箱子的数目,确保没有遗漏。这时,他才能松一口气,喝点水休息一会儿。


“从空车装运再到转运完成回到原地,整个流程最快需要一个小时,按照从1号车开始轮流转运,平均每辆车每天转运3次。如样本转运匹配实验室较远,一趟3、4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殷鑫说。


全员核酸检测期间,黄山街道每天有8万多人参加,8000多管样本。最后一批送完殷鑫晚上9点到10点才能回家。


疫情以来,殷鑫女儿无人照顾,在家独自上网课,中午只能点外卖吃。殷鑫担心女儿,只能在工作闲暇时,通过家中智能锁的提示,掌握女儿出门拿外卖的时间,保证女儿的安全。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我们街道整个核酸样本转运团队的协同奋战!”


在每天的集中采样送检结束后,一天的转运工作还没有结束。为了确保辖区内核酸检测样本的应检尽检,同时保障行动不便、居家隔离人员等上门检测的人员的样本及时送检,在黄山街道办事处内始终有两辆车随时待命。


殷鑫也是时刻准备着,直到所有样本送检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