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人报等媒体聚焦我区“四彩云工”推产改

近年来,云龙区总工会发挥推进产改的牵头单位作用,坚持“党建带工建,产改赋动能”,从“红色引领、蓝色创新、橙色关爱、绿色护航”四个方面强力突破,抓“试点”出“亮点”,稳“先行”促“先成”,不断深化“四彩云工”品牌效应,持续推进全区产改工作“改深做细”。



以“红色引领”推进“云工建”聚魂




筑牢理想信念基石

云龙区总工会强化“党工共建”引领作用,借力“四彩云工”品牌效应,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二十大精神在工会,劳模工匠说”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区重点工程项目工地举办“劳动之光·产改赋能——庆‘五一’走基层”主题活动,激发职工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深化党工共建,注重“党建+”引领作用,成立“建会攻坚”小组,建立“1名党工指导员+1名工会社工+N家企业”网格化服务模式。深入基层推进建会,今年以来新建工会组织18家,新增会员1100余人。江苏华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三创争两提升”党工建省级示范单位评比。江苏明阳集团先试先行,打造特色党建馆,开展“工间微党课”“青工学习间”等活动,形成了“三个融合 三个选拔 三个显现”产改特色工作法,走出了一条由单一经营企业向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转型的“产改之路”,荣获“徐州市示范性党工服务中心”荣誉称号。



以“蓝色创新”深化“云工匠”聚能




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


  • 实行“以师带徒”培养计划,一线劳动模范梁冠群被评为江苏省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能手;依托街道工会、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平台,对辖区职工、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开展技能培训500余人次,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80余人。

  • 依托徐树亮、赵成乐、姜玲等6家劳模创新工作室,构建“劳模工作室+线上培训+实训基地+技能竞赛+工匠选树”“五位一体”的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工作体系。

  • 指导产改企业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徐高校结成科创—产教融合联盟。

  • 积极搭建技能竞赛平台,指导试点企业建立职业技能评价主体多元化机制,打破职业晋升天花板,实现一线产业工人到企业中高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身份转变,激发一线产业工人学技术、钻业务、岗位成才的工作热情。



以“橙色关爱”强化“云工惠”聚效




打造排忧解难的“关爱家园”


开展“春风送暖、职等你来”系列招聘活动,联合区人社局举办“月光市集”线下招聘会和惠民小区“家门口”招聘会,在“云龙工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网络招聘会3场,300余家企业提供招聘岗位1000余个,帮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个。


举办“一枝一叶‘粽’关情,工会暖‘新’”活动,吸引了辖区60余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参加活动。2020年起,投资100余万元建成15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暖阳”活动30余次,慰问基层一线职工和户外劳动者4000多人次,为3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送职工互助保险。



以“绿色护航”带动“云工盾”聚心




畅通表达诉求的“绿色通道”


区总工会为职工诉求传递排除障碍,推进企业集体协商提质增效,通过平等协商调整能级工资和福利待遇,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截至目前,全区已建工会企业(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97%,惠及职工7000余人。


打造“云工预警”新平台,把调解组织延伸到企业,创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调解模式。通过成立劳动关系调处志愿者服务队,举办劳动法律法规、化解劳动人事争议风险专题培训班,主动走出去、坐下来,帮助产改企业减少用工风险。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自成立以来,受理各类劳动争议调解案件1012件,达成调解协议452件,涉及职企双方2000余人,为职工争取了600余万元的合法补偿。调处中心被全国总工会办公厅通报表扬为“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调解组织”,被省总工会评定为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下一步,云龙区总工会将加大培育力度,发掘优秀典型,为产改工作提供更多鲜活的经验,努力将“盆景”变“风景”,奋力书写有温度有质效的“产改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