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突五融
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融治理”
近年来,云龙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通过基层社会治理主体融合、机制融通、资源融聚、方式融汇,围绕“五个突出、五个融入”,着力打造“融治理”品牌,推动基层治理理念升级、系统集成、影响扩大。
为最大限度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云龙区画好“同心圆”、共建“红色圈”。以“党员报到”工程为抓手,积极延伸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在活动阵地上下功夫、求突破,盘活辖区资源建立先锋驿站31处,打造成党员服务群众的暖心“红色堡垒”。组建巍巍昆仑红、敲门大姐、绿色风尚等志愿服务队200余支,全方位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服务,65个社区启动“公益银行”服务项目和“微心愿”暖心项目,将社区党员和困难家庭结成“暖心对子”,引领辖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志愿服务,融汇爱心。根据志愿服务内容给予党员不同程度的积分激励计入“爱心存折”,激发广大党员奉献社区的热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个个讲奉献、人人爱云龙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大党建”引领“融治理”,打造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广泛凝聚众智、共建和谐社区。同时,通过“两群一平台”定期推送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解读、党建工作信息等内容,打造“全天候、开放式”的党员教育新模式,实现党员学习教育的普遍化和常态化。云龙区搭建智慧平台“云社区”,开通“居民办事”模块,将民政、人社、市场监管、公安等19个部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145项便民服务事项全部进入智慧社区平台公示,服务辖区内上万个家庭,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真正实现以“智”提“质”。
云龙区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力争服务群众“零距离”,积极推广“全科社工”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优势,依靠“全科服务”零距离倾听党员、群众的心声,零障碍服务党员、群众的需求。设置“融惠便民指南”。将社区各类业务办理流程详细记录形成“便签”供居民取用,推进社区服务项目不断升级。创新实行“党建+社区商会”发展模式,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到社区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常态。结合企业特色、行业特点,注重发挥“两新”组织党员专业特长,积极引导“两新”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社区义诊、结对帮扶等活动。
在社会治理工作中,云龙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好人云龙·道德大讲堂”访谈直播节目宣传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成立运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6个,推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通过练好“唱、念、做、打”四部曲,唱响“春、夏、秋、冬”四季文化主题歌,用文化精品奉献群众,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锻造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充分利用一季度一主题的文化品牌活动“春之声”“夏之舞”“秋之思”“冬之韵”,以“大美云龙”为主题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占领群众的思想阵地。在春节、七一、国庆、元旦等传统文化节日根据百姓需求,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盛宴,增强党员群众精神力量,形成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健康向上的社区主流文化。
融合“网格+”共享机制,云龙区共划分综合网格501个,专属网格116个,实行“全科社工”转任“全要素专职网格员”机制,凝聚各方合力配备网格员501人、网格长75人,共2000余人参与网格化工作。注重发挥党员中心户、居民骨干、网格员扎根基层、熟悉群众的优势,优先选配党员身份的居民骨干、网格员担任网格党小组长,广泛开展“网格走亲”活动,主动上门倾听百姓呼声,收集群众诉求。依托“三官一律”进基层活动,发挥其专业优势,通过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倾听群众诉求、答疑解惑、贴心服务,妥善处理了涉老维权、房屋买卖、交通事故等涉民生案件80余件,受到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