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心润苗 | 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如何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云龙区首席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在暑期牵头打造“云心润苗”专栏,将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点、难点话题通过“情景再现”“深度解读”“为您支招”等模块,指导父母做好孩子的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指导孩子从容应对,家校携手,护航每一位云龙学子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的孩子随着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升,想自己去理解事情,要经自己判断以后,纳入到自己的是非判断系统,自然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了。

小学正是孩子结交同伴,与同龄儿童建立小团体的时期,青春期前期,更加亲近伙伴,开始反抗父母,与父母的关系会表现逐渐疏离。但是孩子此时还不成熟,很多事情需要家长的教养和指导。此时,父母需要和孩子积极的沟通,敏锐地意识到孩子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黄蕾

云龙区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区首席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师、徐州市人才家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1.形成沟通的家庭氛围。一家人要能够经常地围坐一起,互相聊聊自己所遭遇的生活状况,家长要鼓励儿童发表意见,积极参与家庭讨论,即使不一定认同,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孩子。


2.听比说重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和孩子交流。孩子说话时,家长要全神贯注地听,适时地微笑、点头,向孩子复述要表达的意思。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并且有耐心听完,并能从孩子身上发现积极因素,及时反馈。


3.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不是小大人,在经验及认知方面与成人不同。家长的意见即使很正确,孩子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可以先带着同理心理解孩子,先处理好孩子的情绪,然后再慢慢和孩子分析事情,帮助孩子从复杂的情、理、法当中,学习如何判断思考,建立自己的判断系统。


4.允许沟而不通。和孩子的交流不能以让孩子服从为目的,尊重孩子的想法,是非准绳是为了孩子本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父母而定的。当孩子犯了错,事关他自己的切身利益,孩子也可以从体验中学到经验教训,学会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