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龙,真幸福!

一片、两片、三片

……

不同于冬日的大雪纷飞

一场胜似飞花的飘雪

带来新年的希望与气息


回望过去一年

全区上下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紧紧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

重点民生领域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9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按序时完成


2024年徐州市“两会”召开,《云龙之声》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报道 ——《2023高质量发展云龙答卷》。今日推送第三篇《民生答卷——在云龙,真幸福!》



时间无迹,奋斗有痕

一项项务实举措提升民生“温度”

一个个实事项目标注幸福“刻度”

一幅暖心的民生画卷

一路铺展开来

你眼中乡村振兴是怎样的?

产业兴旺、农民富裕、宜居宜业

……

在云龙乡村振兴的画卷里

这些美好愿景正逐渐转变为现实


看——

“这里的草莓个头大、味道甜,假期带孩子来采摘,还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在位于云龙区孙店社区的闫河果蔬生态园草莓棚内,市民周杰正带着孩子,一边采摘和品尝香甜的草莓,一边拿出手机记录欢乐时刻。



盛夏6月,潘塘街道姜楼社区众联生态农庄内的“纽扣蟠桃”迎来了丰收,走进桃园,桃树郁郁葱葱,颗颗果实挂满枝头,色泽光鲜,香甜怡人。社区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收、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韭薹和羊肚菌的每亩收入能有2万元,每个草莓大棚少说也得3万元!”孙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桂德是个“老农人”,他向记者细数着这两年生态园带来的收益,笑得合不拢嘴,“建园当年就实现经济收入70多万元,目前累计提供劳动就业岗位40多个,实现居民就业500多人次。” 



冬日的上午,阳光温和地洒在狮子山社区春光花园小区健身广场上,张仁美老太太和社区的几位老人正在健身器材前锻炼身体。“我今年83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只要天气好,我们这几个老姊妹就出来锻炼,我们这些老年人过得太幸福了,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张仁美老人现在是四代同堂,“我还想在有生之年,看看第五代小孙子。”张老太太脸上溢出幸福的笑容。


2023年,云龙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进29个富民增收项目,“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全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2.04亿元、村均收入达703万元,狮子山、黄山垄、金骆驼社区入选全省“百强社”、全市仅此3家。

利民以厚民生

惠民以暖民心


特殊困难群体

是民生保障的

“短板”和“底线”

幸福的温度

取决于“底线”的刻度


云龙区始终从群众角度出发

多举措全方位织牢兜底保障网

着力完善救助体系

构建起覆盖全面

分层分类、综合高效

的社会救助格局


  • 高频次开展人才夜市、月光市集等系列招聘活动120余场,高标准建成一批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新增创业就业1.4万余人。


  • 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7300余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1.99亿元,落实低保对象、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保障资金3000余万元。


  • 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8700余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6000余万元。


  • 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获评全国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苏北首家。


  •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主城区第一。


从小处发力

在细处着眼、往实处用功

让每一天都温暖度过

什么是幸福?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

每个云龙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云飞小学、维维紫悦台幼儿园、金茂悦幼儿园等新建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公开招聘在编教师197名,高分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验收,成功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省融合教育示范区。


  • 加快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医院新院等5家医院加快建设,云龙、东苑、潘塘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省五级中医馆”,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初审。

  •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区图书馆创成国家一级馆,区文化馆上榜全国“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成功举办全国中学生轮滑锦标赛等多项体育赛事。



每个人感知的幸福都有不同的画面

但以时间为“经”

以一个个民生故事为“纬”

就会发现这幅“幸福织锦”

有着许多共同的落脚点:

“就业稳了”

“好学校就在身边了”

“病治好了”

“家门口就能养老了”

……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有大江大河的奔腾

也有一枝一叶的生长

一张张振奋人心的“民生成绩单”

回应的是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守住的是矢志不忘的初心和使命


站在新的起点上

云龙将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推进共建共享发展

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升温、加码


“此心安处是吾乡。”

生活在云龙

大写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