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4年工作推进会召开

4月20日上午,云龙区召开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4年工作推进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安排,部署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举措,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区委书记陈婕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郑伟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夏春辉,区委副书记李强出席会议。



陈婕在讲话中指出,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全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果。2023年,全区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拼搏进取,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9.5亿元、同比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86亿元、同比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主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6%,主要指标均呈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云龙正处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期,全区上下要树立“进位争先”意识,咬定全年目标任务,拿出拼的劲头、赛的斗志,切实打好发展主动仗、掌握工作主动权。






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云龙发展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江苏考察指导,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区上下要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扛起“城区经济发展主阵地”的责任担当,保持“提速竞跑”姿态,点燃“二次创业”激情,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区域协同发展服务中心、资源要素集聚中心,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发进取奋勇争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行稳致远。


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战略,强化“科产城人”一体布局,坚守“工业上楼”“智造上楼”的都市产业赛道,把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数字经济、零碳负碳、生物科技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关键的新质生产力。


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服务中心。打造金融服务的中心,提升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徐州、辐射淮海的影响力;打造会展服务的中心,依托淮海国际博览中心等平台,全力打造会展经济发展高地;打造区域消费的中心,加快德基广场、大龙湖商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强多层次、多内涵消费“引力场”;打造对外开放的中心,持续提升国际邮件互换局及跨境产业园运营水平,推动邮件集散功能向淮海经济区加速覆盖;打造文旅商融合的中心,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以新供给、新需求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升级;打造总部经济的中心,建设央企区域性总部中心、市属平台服务中心、总部服务集聚中心,让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由“定位”加快转化成为“地位”。


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资源要素集聚中心。充分发挥区域格局、核心功能、自然禀赋等多重优势,争取科创、人才、资本、土地、营商环境、园区载体等资源要素向云龙汇聚,进一步放大各类要素空间集聚产生的“正外部性”,在区域竞争合作、经济地理重构中抢得先机。






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要坚持质量和总量并重,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设定在6%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500亿元大关。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抓经济、抓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一着不让抓好组织调度,逐旬逐月逐季加强主要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研判,狠抓关键环节、补齐弱项短板、深入挖潜增效,切实把增长点落实到行业、到企业、到项目,推动优势指标巩固提升、落后指标迎头赶上。


二要坚持服务和保障并行,壮大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支撑。突出招商引资“生命线”地位,深入实施“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行动,全年招引超5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2个、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突出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拧紧“抢开工、抓形象、促达产”责任链条,扎实做好资金、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确保在手项目尽快转化成投资量,为城区经济立体增长培育更多“爆发点”。


三要坚持改革与开放并驱,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向改革要动力,扎实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一揽子惠企帮扶政策,以“精准滴灌”促进市场主体加速成长。向创新要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吸引更多人才带项目、带团队、带技术创新创业,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产出和源头技术转化,全面打造科技企业梯次培育矩阵,实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4家,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促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向开放要空间,发挥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双向开放平台作用,提升云龙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质效,加快布局建设保税仓、海外仓等枢纽平台,持续提升“双向”集货、运营、通关能力,线上线下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空间。


四要坚持经营和管理并举,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能级。要突出可持续经营,用产业化思维谋划功能布局,重点做好新城区、潘塘片区、大郭庄片区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全力抓好100项城建重点工程,实现“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相协调相统一。突出精细化管理,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制度,将城管、建设、执法力量向一线倾斜,重点抓好新城区片区管理及停车管理方案实施,大力整治104国道沿线、高速高铁沿线等周边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改善居住品质、提升城市形象。突出针对性盘活,全面摸排空置园区、闲置楼宇、低效用地等资源,“一点一策”制定实施存量资源盘活利用方案,全面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和功能辐射力。


五要坚持共建和共享并施,展现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图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促进富民增收,守牢稳就业“基本盘”,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不低于1万人、支持创业不少于2000人。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不折不扣办好99件民生实事项目,维护老百姓就业、看病、上学、养老等切身利益。持续强化社会保障,持续推动社会保障精准扩面,及时保障被征地对象刚性入保,实现主要险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六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存,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屏障。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民主协商,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打响“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品牌,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法治云龙”“平安云龙”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排查化解重点领域矛盾隐患。大力实施安全生产“3369”工程,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深化城镇燃气等行业领域排查整治,实施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隐患治理,构建安全生产网格化治理新格局。






要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全面营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要聚焦新一轮考核指标,找准抓落实的重心,既确保上下衔接又做到因地制宜,既突出正向激励又强化反向约束,既精准传导压力又落实基层减负。要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谋定抓落实的策略,激发党员干部创造力、凝聚力、执行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要增强新一轮干事担当,精进抓落实的韧劲,做到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千方百计推动发展,高站位大格局打造“三个中心”,奋力谱写“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挑大梁、勇担当、做贡献”。








郑伟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抓好落实。认真落实云龙区加快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围绕会议提出的发展新路径,全力以赴打造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区域协同发展服务中心和资源要素集聚中心,跳出云龙看云龙,站在云端看云龙,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敢想敢试、敢作敢为,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更强担当推动落实。要加快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数字经济、零碳负碳、生物科技等产业的项目招引、闭环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引领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一体推进打造金融服务、会展服务、区域消费、对外开放、文旅商融合、总部经济等区域协同发展服务中心,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要注重发挥云龙在科创、人才、资本、土地、载体等方面的资源禀赋,不断提升城区发展辐射力、吸引力、带动力。


要牢固树立目标导向,以更大力度强化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以进促稳,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交出一份底气足、成色足的高质量发展答卷。要真抓实干务实高效,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拼劲、干劲、闯劲,切实抓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坚定不移争先进位,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提质提效。


要弘扬实干担当之风,以更优作风保障落实。坚持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动靠前精准服务,深入一线排忧解难,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树立奖优罚劣、能上能下、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努力交出让群众满意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2023 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先进街道、区属单位


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先进区级机关单位代表
签订政企“一对一”服务协议

会议宣读了 2023 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结果,对2023 年度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签订了政企“一对一”服务协议,区经发局解读了加快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资规云龙分局解读了徐州市主城区都市产业布局规划(云龙部分)。区统计局、汉风街道、区招商服务中心、金融发展工作专班、徐州淮海招商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区委常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全体领导同志,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大龙湖旅游度假区公安分局局长;区委各部委办、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驻区各垂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办、政协办主要负责人;各管理处(中心、办公室)主要及分管负责人,各街道党政主要及分管负责人,各社区党组织书记;辖区重点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