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江苏,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赛道正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云龙区2024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
《云龙发布》开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专栏,聚焦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记录优秀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日
笔者来到淮海绿检产业园
亲身感受了产业园里
检验检测产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走进位于淮海绿检产业园的国检集团徐州公司物理力学检测室,最大的感受是如同“迷宫”一般。走道两侧一间间“神秘”的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尖端试验仪器,设备看起来“长”得极为相似。走出这些实验室的检测认证,广泛应用于房建、市政、轨道交通、人防、智能、光伏、充电桩等多个领域,成为质量的“把关人”。
过去检测“出远门”
现在“家门口”就能做
检验检测行业被誉为“工业之眼”,处于产业发展最前沿,更是高质量的评判者。在国检集团徐州公司总经理李强的带领下,众多检测认证技术难题被一层层攻破,过去需要出市、出省甚至出国才能完成的检测项目,如今在淮海绿检产业园就能够完成。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检集团、英文简称CTC、股票代码603060),是央企中国建材旗下上市公司之一。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各地设有64家法人机构,拥有34个国家及行业产品质检中心。徐州公司系国检集团在江苏的控股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检测设备3000余套,专业技术团队120余人。
国检集团徐州公司具备的39大类、200小类检测项目,大都涉及工业建筑产业的发展咽喉。近年来,公司服务范围覆盖的新赛道都是高精尖行业。国检集团徐州公司总经理李强说,技术团队持续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国际国内法律法规变化,一方面,根据变化完善相应检验认证流程;另一方面,在新赛道发展前期就争取参与到标准制定中,赋能企业快速成长。
“技术不强,技术服务产业就做不大,所以技术和标准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在公司检测参数已经达到2235项。我们将努力建成淮海经济区领先、技术一流、服务一流、极具竞争力的综合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发挥检验检测在强链补链延链中的作用。”李强表示。
抢占制高点
人工智能是关键
机械手从试样架夹取一段钢筋,拿到读码装置进行信息识别,把钢筋测量完长度和重量后,将试样送至主机的两对夹具之间,液压夹具自动夹紧,引伸计按预先设定好的标距自动跟踪整个拉力过程,直到试样断裂……
这是位于国检集团徐州有限公司物理力学检测室里全自动电子拉力试验机系统机器人工作的场景。这套机器人全自动电子拉力试验机系统,是江苏省首个引进的钢筋智能拉力系统。
为提高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公司传统检测向高技术高价值领域攀升,公司将人工智能嵌入到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中,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仪器设备自动调整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生成,不仅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负担,还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除了全自动电子拉力试验机系统机器人,国检集团徐州有限公司还引入了智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系统和智能化检测系统。
智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系统的应用在淮海经济区、苏北是第一家,在省内第三家,检测对象就是混凝土。二三十斤重的混凝土,人用两只手才能提起来,但是如果用智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系统机器手,只要轻轻一夹一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数据就出来了。
公司的智能化检测系统,致力于建设物理、化学、节能、环境等共享实验室和太阳能光伏、生态工程、食品与农产品、健康与生命科学等创新研发中心,开展房屋安全鉴定、建筑能效测评、绿色建材认证评价、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技术服务。其中MQD建筑幕墙是苏北最大的MQD建筑幕墙,高13米,可以满足建设工程检测需求,实现自动化高效作业,确保数据精准可靠;管道机器人还能为易淹易涝积水点综合整治帮上忙……
淮海绿检产业园还在园区设立了行业首席科学家工作室和绿色技术博士工作站,让更多先进的智能化检测检验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目前,园区有检测设备3000余套,总造价约5000万元。
厚植产业新优势
赋能高质量发展
国检徐州公司积极拓展检测业务市场,业绩保持逐年增长,产值稳居市区前三。其中地基基础检测业务量常年位居徐州市首位,建材检测承接了多项徐州市重点工程、市政府扶持经济住房工程、市政及轨道交通工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并与诸多房企集团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基桩静载荷试验伞型反力系统、行走式智能检测车等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标准编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实施多元发展战略,主编行业标准《桩基沉降检测仪校准规范》,参编《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规程》等江苏省地方标准,不但拓宽了检验检测技术领域,还极大地延伸了服务半径。
目前,云龙区正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扛起“城区经济发展主阵地”的责任担当,保持“提速竞跑”姿态,点燃“二次创业”激情,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区域协同发展服务中心、资源要素集聚中心,为检验检测产业厚植了强大的发展优势。
围绕服务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检测认证需求,云龙区着重培养培育检验检测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全链条。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双高”企业和项目落地,加快集聚高端装备、消防设备等检验检测环节,推动淮海绿检产业园等园区高水平运营,加速检验检测平台、人才、技术、资金集聚,建设覆盖多领域、全链条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集群,创成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检验检测“创新动能”。
2025年,全区检验检测业营业收入预计超5亿元;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达7亿元,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2030年,营业收入将达10亿元,建成淮海经济区重要检验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