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推进“三大工程”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云龙区紧紧结合区域教育发展现状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质量教师队伍

为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学、为事、为人的
“大先生”培根工程

区教育局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任务。通过开展每季度“大家谈”活动,邀请高等院校教授、劳动模范、校长、班主任、名优教师、教坛新秀,谈理想信念、谈职业操守、谈师德师风、谈成长故事……形成学习“社区”群,教师在这里耳濡目染,心灵对话,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根植于心、外显于行。


立德、立功、立言的
“好教师”三航工程

新教师“启航”工程以新入职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针对入职一年内、三年内和五年内的教师,分别实施标准化启航工程、专业化筑基工程和特色化提升工程,分层定标,加速师德、业务、专长的培养。区教育局自编《云龙区中小学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分3个章节、37项培训内容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进行规范化指导。在新教师培训调研中,老师们纷纷表示:“手册就是我的高德地图,实时定位,成长不迷路!”“手册不仅是我的成长指南,更是我的成长纪念册,很有珍藏价值”……

新教师“启航”工程以赛促培,常态化开展新教师“三字一话”基本功比赛、“启航杯”新教师优质课展评等系列活动,帮助新教师快速站稳站好讲台,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近5年来,新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教学奖共计33人次,市级以上获奖论文有473篇,一批批新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


骨干教师“领航”工程以获得市级“三师”及以上称号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为教师建档、精准包挂、倾斜政策、优化资源等方式,开展市县合作项目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展示课、评优课活动,打造一批有情怀、肯上进、勤思索、勇创新的骨干型优秀教师;开展“七八九”老带新梯队建设,遴选70后和80后骨干教师代表,以及90后和00后新教师代表,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共成长,以区校联动带领校级联动,造就梯队接续能力。

“领航”工程以钉钉子的精神助力200余名骨干教师迅速在最近发展区成长。近3年新增“苏教名家”培养对象2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1人,市、区级“三师”教师139人,正高级教师4人。


名优教师“远航”工程积极深入推进名师工作室、“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3个省级、4个市级、12个区级“四有”好教师团队,5个省级、6个市级、12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是云龙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和阵地,有效推动了区域师资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通过开展课程故事分享、成长事迹介绍、名师工作室专业示范活动等,进一步发挥高层次名优骨干教师对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帮助凝练名师教学主张和教育主张,进一步拓展云龙教育协同生长共同体的影响张力。

慧悦读、慧科研、慧写作的
“云龙成果”工程

云龙区把“慧悦读”作为建设“书香校园”一项系统工程,全力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在云龙”一张亮丽的名片。

  • 徐师一附小教育集团“四点书社”、公园巷小学教育集团“紫藤花读书会”、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云苑路小学“悦云读书社”等35个读书社引领各校开展教师阅读校本研修活动,每学期开展主题读书交流活动近10场。

  • “慧悦读”读写工程带领全区教师深度阅读《终身成长》《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等书籍;观看教育类影视作品《嗝嗝老师》等。

深化读、做、思、写专业化发展路径,锻造一批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创新发展快的优秀教师,形成系列教育成果。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云龙区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