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燧贸迁,岁序流转
繁花千树,万象更新
12月29日,中共云龙区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总结今年工作,部署明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坚持干字当头,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争先创优,以“一核三心”发展战略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崭新篇章。
“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把握大势中自觉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要聚焦核心功能区战略定位,在抢抓机遇中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要聚焦‘三个中心’发展布局,在发挥优势中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会上,云龙区委书记陈婕要求,全区上下要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2024年迎难而上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面对发展转型之困,以全局性视野谋划全方位布局;面对发展承压之势,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预期变化;面对发展能力之问,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作风大提升……今年以来,云龙区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克难奋进、奋发有为,在“树信心、理思路、抓落实、转作风”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这一年,城区经济在双轮驱动中向新提质。云龙区以创新金融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精心举办金秋招商投资洽谈会等活动,成功落地35个“大块头”和“小而美”项目。大力推动都市型工业增量出新,简智科技、中电数据等集群强链项目落地投产,检验检测形成“一区八园”集聚格局,数字经济核心产值稳居全市第一。加速引导现代服务业存量焕新,首发、首店、演艺等“流量经济”持续爆发,盒马鲜生等一批区域首店放大消费能级,文体旅消费规模保持全市第一;楼宇经济向总部型、主题化迭代升级,全年去化楼宇24万平方米。
——这一年,创新浓度在引新育优中加速涌升。云龙区以主体培育打造科创森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家,获批江苏省瞪羚企业2家,鼎驰科技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历史性突破。以质效为先铸强创新平台,国家级科创孵化载体累计创成4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成14家,云盛数字中心等30万平方米创新载体加快建设运营,“孵化、研发、中试、转化”链条加速贯通。以产才融合集聚创新人才,持续扩大高校、央企、国企交流合作“朋友圈”。
——这一年,内生活力在深化改革中持续激发。云龙区更深层次谋改革,顺利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11个跨部门联动招商专班,推进区属国企“两化”改革,实施“政企一对一”服务机制,改革质效持续激发动能活力。更大力度求突破,积极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五年蝉联主城区第一。
——这一年,城市能级在内外兼修中不断攀高。核心功能显著增强,金融服务中心累计签约入驻186家,国盛等14座总部大厦相继“点亮”,苏州银行等19家机构开业运营;国际博览中心累计办展面积21万平方米,国际邮件互换局9610通关模式完成试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建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潇湘路东延等40项工程顺利完工,地铁6号线等重大工程序时推进;扎实推进“微更新”“微改造”,全力保障“彭城七里”历史文脉更新,改造老旧小区11个,重点片区管理提档升级。生态功能优化提升,雨污分流工程加快实施,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市第一。
——这一年,民生幸福在共建共享中稳步增进。云龙区精准服务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就业近1.1万人,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市平均。精准推进全民参保扩面计划。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百悦城等3所幼儿园建成投用,连获两项全国重量级认定荣誉;三级公立医院即将增至7家,省级健康区称号花落云龙;区图书馆入选全国一级馆。深入开展六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社区治理公益项目荣获全国大赛银奖。
2025年聚势谋远
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
2025年既要圆满实现“十四五”收官,也要为“十五五”发展打牢基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云龙区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继续保持“提速竞跑、二次创业”的澎湃激情,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振奋精神“亮状态、比实干”,围绕“三个中心”发展布局接续用力,努力在城区经济发展上争先创优。
——向产业集聚要动能。锚定“主导产业有首位度、新兴产业有辨识度”目标,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云龙经开区产业集聚主阵地作用,分类搭建商务楼宇、功能平台、特色街区等集聚载体,大力优化产业基金、创新生态、营商环境等生态体系,“一区一特色”探索打造产业社区发展标杆,推动检验检测等优势产业集链成群、集聚交融、立体生长,放大各产业间的集群效应、联动效应、溢出效应,引产业集聚之擎促发展动能积蓄,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活力中心”增创新优势。
——向功能发挥要势能。积极抢抓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遇,继续丰富和完备金融服务中心、国际博览中心等重大平台核心功能,加快提升消费中心、总部经济、教育医疗等功能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彰显云龙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大局中的“功能核心”地位,持续增强云龙服务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战略棋眼作用,坚持不懈用“核心功能”强化“功能核心”地位,顺势而为变“势能之差”为“动能之和”,进一步提升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力,为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服务中心”蓄势聚能。
——向要素融合要赋能。聚焦打造“区域资源要素集聚中心”这一目标,准确把握要素融合的内在逻辑和推进路径,依托金融服务中心资本聚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密集、土地资源及产业载体富集、淮海数据中心数据归集等多重优势,充分激发资本、人力、土地、数据等要素深度融合的“乘数效应”,促进都市型工业向“制造+服务”、现代服务业向“产品+服务”态势融合转变,大力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等融合性服务业,以要素深度融合催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加力。
云龙区将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动力,发挥比较优势抓招商,优化体制机制抓招商,强化投行思维抓招商,推动招商引资不断实现新突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工程,以更实举措抓好项目建设,更高水平做好项目服务,更大力度扩大项目投资,为城区经济立体增长培育更多“爆发点”;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增量,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创新平台质效,着力引进创新人才,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聚势汇能;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责任,抓紧抓牢系统性改革任务,谋深谋实标志性改革举措,有力有序推进各方面改革,以改革之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始终把能级提升作为第一抓手,持续提升功能平台辐射力,持续提升区域消费吸引力,持续提升城市功能承载力,加快把城区“定位”变实际“地位”;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使命,兜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多措并举推进富民增收,努力将“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始终把社会善治作为第一名片,打造高效治理的云龙样板,筑牢安全生产的云龙防线,展现维护稳定的云龙担当,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千帆共进争先渡
凝心聚力战征途
云龙全区上下
干字当头、拼搏进取、争先创优
全力以赴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正一步一个脚印
把“三个中心”由发展“图景”变为“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