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家校共育的关键时期,徐州市慧心班主任研习社第一期培训正式启动,开班仪式由云龙区教育局、徐州市黄山中心小学承办。研习社特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吴重涵教授、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学伦、新教育办公室主任朱慕勇、教科院德育教研员孙涛、云龙区教育局副局长马红梅出席活动。
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仪式拉开序幕,“手拉手绕圈交流”“马兰花开”趣味分组等互动环节依次开展,来自各校的班主任老师们在欢声笑语中卸下陌生隔阂,不同教龄与风格的教育同仁通过随机分组提前体验“和而不同、协同共生”的教育智慧,为后续研习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与团队意识。
马红梅致开幕辞,她强调,班主任是家校共育的“关键枢纽”,与云龙区着力构建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蓝图高度契合、同频共振。要求研习社聚焦专业需求,打造“理论有高度、实践有深度、育人有温度”的培训体系。
责任导师高山老师详细解读项目规划,明确7个月周期内将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打磨—情怀升华”三阶段培养体系,整合“全国专家理论引领+本土骨干实战经验”资源,为班主任提供精准化成长支持。
研习社班主任王玉萍老师带领全体学员庄严宣誓“以慧心育桃李,以专业铸师魂”,誓言铿锵有力传递育人者责任担当。
王学伦、马红梅为吴重涵教授等六位专家导师颁发聘书,“理论权威+一线实战”的导师团队正式组建。
王学伦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专业立魂,强化政策理论学习与实战能力提升;二是以创新为要,深化家校共育机制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育人生态;三是以实效铸基,将研习成果转化为学生成长实效,推动家校共育与“双减”“五育并举”等政策深度融合。
作为研习社核心课程之一,吴重涵教授的理论授课引发热烈反响。吴教授以数十年家校合作研究成果为支撑,结合一线教育案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极具启发性的育人理念:
行为育人重于说教:强调父母行为习惯、情绪管理等“环境力量”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指出家长持续学习的状态比反复叮嘱“好好学习”更能激发孩子内驱力,建议通过“家长示范”替代单纯口头说教。
超越家庭结构局限:倡导构建班级、社区育人共同体,提出班主任可引导家长共同设计“班级神话故事”(如跨家庭成长纪念册、实践活动),以集体叙事增强教育仪式感。
警惕“精致算计”式育儿:针对过度功利化育儿现象,指出孩子最反感被绝对控制的“成长规划”,倡导“留白式教育”,在学业目标与兴趣培养间寻找平衡,守护孩子自主性与创造力。
家校合作行动逻辑:提出“跨界协同”理念,强调学校需主动搭建平等对话平台,避免将家长视为“教育助理”,建议通过“家长职业分享会”“亲子项目式学习”等形式,将家庭资源转化为教育力量,推动家校形成“理念共识—行动共担—成果共享”的共育生态。
从破冰互动的温暖联结,到启动仪式的使命凝聚,再到理论课堂的智慧碰撞,徐州市慧心班主任研习社系列活动展现出对班主任成长的深度关怀与系统谋划。后续研习社将围绕实践赋能、情怀培育等阶段目标,开展案例研讨、成果展示、名家论坛等多元活动,以专业为帆、以热爱为桨,在家校共育浪潮中勇毅前行,深化育人模式变革、凝聚育人合力、构筑育人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