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9月1日,新学期开学首日,徐州市解放路小学邀请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新华日报社徐州分社,在学校开展“行走的淮海战役纪念馆”红色文化直通车主题活动。各方用好开学第一课契机,共同为全校师生开启一堂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让红色基因扎根学生心田。
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郑晓薇校长勉励全体学生努力成长为“自信自强、承志成长”的解放红星好少年。
学校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观摩生动的馆藏历史文物展板,聆听鲜活的红色故事;通过重温革命历史,感受信仰力量,为新学期注入奋进动力。
观看历史展板 触摸红色记忆
“作为‘淮海战役红军小学’,近年来,解放路小学立足‘解放儿童 创造美好’办学理念,将红色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成长的重要抓手。”郑晓薇介绍,学校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载体,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生活,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爱国情、强国志,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操场上,“淮海战役纪念馆馆藏烈士文物图片展”展区吸引大批学生注意。20余块图文并茂的展板整齐排列,从一个个珍贵文物引入,在以小见大中展现淮海战役的壮阔历程与英雄们的伟大革命精神。
各班级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有序来到操场参观。“老师,展板上的文件包就是当时烈士用的吗?”“这就是您刚才讲过的战斗英雄留下的全家福吗?”面对同学们的好奇提问,讲解员结合展板内容耐心讲解,时而指着照片还原历史场景,时而讲解展板上的革命文物用途,让淮海战役历史变得可看、可感、可知。
聆听红色故事 感悟革命精神
“孩子们,我今天讲述的故事是《永远的怀念》。在淮海战役中,华野四纵的一位烈士牺牲前,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报告厅,来自淮塔管理中心的专业讲解员们,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饱含深情的红色故事宣讲。
战士们浴血奋战、轻伤不下火线的无畏担当;543万支前人民群众无私奉献,推着小推车、冒着炮火,前赴后继地运送物资;英雄们在苦难中坚守信仰的动人故事……讲解员们用生动的语言,结合珍贵的历史照片史料和亲历者回忆,将淮海战役中的英雄事迹和历史片段娓娓道来。
宣讲过程中,同学们挺直小腰板,看得专注,听得认真。当听到英雄们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战斗细节,以及百姓拥护解放军,用一辆辆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有的同学悄悄攥紧了小拳头,有的同学眼角泛起泪光。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感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这么多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长大后要参军入伍,为国家做贡献!”热烈的交流声中,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成长根基
此次“行走的淮海战役纪念馆”红色文化直通车活动,是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深化红色教育的生动实践。作为淮海战役红军小学,徐州市解放路小学始终以“传承红军精神、培育红色少年”为核心使命,坚守“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立足“解放儿童 创造美好”办学理念,将红色文化教育作为贯穿学生成长的主线。
在阵地打造方面,解放路小学在校园中打造“红军精神长廊”“淮海战役英雄墙”等,将红军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每一处角落;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深耕红色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外活动”走进“日常课堂”,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爱国情、强国志,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解放路小学持续打造“红色课堂”“红色研学”“红色诵读”等特色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淮塔纪念馆实地研学、开展 “红色故事我来讲”比赛、制作“红色手抄报”等,让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听讲”变为“参与”。学校涌现出的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优秀小红星讲解员团队”、江苏好少年、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都是在校期间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和革命精神传承活动中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