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云龙:“茉莉花开” 传古韵 张良智慧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马晓萌)伴着落日晚霞,徐州云龙区子房街道佳泰雅苑小广场上,一曲《大汉风鼓》敲响“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的序幕。9月25日,这场以“智汇新时代・良德润子房”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谋圣”张良的千年智慧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实践巧妙交织,辖区居民、企业代表与街道工作人员在诗词舞乐、互动交流中穿越千年,共赏历史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响。

一剧连古今,让千年智慧“活”在社区街巷里

“黄石公三次考验,张良始终恭谨以待,这份耐心与谦逊,正是我们化解邻里矛盾的钥匙。”活动现场,《圯上受书》情景剧开启“忍・礼润邻里”篇章。剧中,演员们还原了张良获授《太公兵法》的典故,将“垃圾分类劝导”等现代场景巧妙融入,把“隐忍”智慧化为公共礼仪。

这样的“古意新说”,是子房街道传承张良智慧的生动注脚。作为因“张良吹箫散楚兵”得名的街道,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两汉文化的基因。街道编订《张良智慧手册》,将“张良智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明实践:汉服走秀《礼行街道》里,身着传统服饰的表演者把“忍・礼”美德融入现代街巷风貌;“文明知识”竞答环节,让居民在抢答中读懂历史与现实的联结。这种“以文化人”的方式,让子房街道的文明实践活动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成为居民与历史对话、与治理互动的平台。

一策解民忧,把“智囊妙计”变成民生实效

张良“鸿门宴”上巧借项伯之力化解危机,街道也巧借助专业力量,帮居民守住“钱袋子”。“智・慧解民忧”环节,子房街道与江苏银行徐州分行、江苏银行徐州云龙支行、江苏银行徐州天桥东支行联合为“金融网格员”颁发聘书。这批金融网格员将深入社区,通过金融防骗知识普及、便民金融咨询等服务,为居民编织“金融防护网”。

古时的一条条“智囊妙计”,正变成如今化解难题的民生实招。翻开子房街道的《张良智慧手册》,“圯上授书”对应的“提、议、办、评” 四步议事机制,推动多项民生实事落地。在梁庄社区,面对津浦花园管道堵塞难题,网格员效仿张良“俯身受教”,逐户走访居民,邀请专业团队探测管网,最终争取到专项经费彻底疏通“堵心路”;铁刹社区化解奥运城小区停车矛盾时,借鉴“巧借外力”的思路,引入第三方调解,让邻里重归和谐;金狮社区破解养老助餐难题,学“明修暗度”的创新思维,整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地,引入专业企业运营,让空巢老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

一脉传精神,让“子房底色”浸润治理根脉

“王杰名,英雄郎;家训立,精神扬……”在“退・廉风传家”环节,幼儿园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诵读《王杰家训三字经》,台下居民自发跟着轻声哼唱。这一幕,恰是子房街道“承张良智慧,践王杰担当”的生动写照,不仅要传承张良“深谋远虑、淡泊名利”的精神,更要将其与新时代的担当精神结合,让“智慧”有温度,“传承”有力量。

‘’在子房街道,张良精神的传承早已融入治理的方方面面。王杰社区从历史智慧中汲取灵感,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王杰的枪我来扛”党建品牌,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基层治理动能,走出特色发展之路;铁工社区借鉴“劝封雍齿”的平衡智慧,搭建“议事长廊”,让老人的休闲需求、孩子的游乐需求、年轻人的健身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铁花社区学“约法三章”的制度思维,制定《社区文明公约》,由银发志愿者担任监督员,让“德治”与“自治”相得益彰。

如今,子房街道的“1234”红色子房治理模式已初见成效:1个党建核心引领,2条路径(文化传承、服务落地)并行,3方力量(街道、社区、企业)联动,4步机制(提、议、办、评)闭环,让张良智慧从“纸上”落到“事上”,从“活动”融入“日常”。

活动尾声,子房街道各社区书记共同宣读《传承智慧 共建家园》承诺,誓言铿锵,决心坚定。这里,千年智慧从未远去,而是化作街巷里的民生温度、治理精度,在新时代的基层沃土上,生长出幸福生活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