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闻令而动,用行动践行新时代云龙精神,用坚守书写抗疫一线故事,凝聚起上下同心、攻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云龙之声》微信公众号开设“抗疫先锋”专栏,聚焦抗击疫情第一线,宣传报道感人的人物故事,增强全区上下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强的干劲、拼劲、韧劲,投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云龙区政协办公室 姚繇 “看看我们选的西装和婚纱怎么样,到时候回来给大家带喜糖呦!” 4月8日,在接到支援徐州东站接驳工作通知的前夜,云龙区政协办公室工作人员,24岁的苏州小伙姚繇正在朋友圈与同事分享即将结婚的喜悦心情,展示着量身定制的西装与婚纱。 这时,突如其来的通知改变了他原定的计划:因为疫情,徐州高铁站急需志愿者执行接驳工作。姚繇自告奋勇前往支援一线,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劝说,他说:“婚假我暂时不休了,我最年轻,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你为什么要去,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我怎么办?!” 面对爱人的焦虑,他耐心安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她商量,最后“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打动了她,得到了爱人的理解和支持。 “那我报名苏州的志愿者,我们虽异地,但也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抗疫!”爱人说。 姚繇丝毫没有耽误,4月9日早上7点30准时到岗了。 每班得坚持9个小时,作为组长,别的值班人员下班了,他还得做好当天旅客信息录入工作。加班加点晚回去是常态。 有一天,一个老大爷从广州救助站来,一条小腿截肢,需要去徐州市救助管理站,也无人陪伴。防疫期间,所有市外人员都需提前报备,由社区网格员签收,这个大爷没有提前报备。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姚繇稍加考虑,立马请示领导,随后联系救助站和街道,安排车辆。 当子房街道派来的车辆到达时,老大爷因多时的舟车劳顿,体力不济,怎么也站不起来。当大家都很焦急的时候,姚繇二话不说,立刻背起老大爷,背过多道安保关卡,送上车辆。看着他略有些疲倦但坚持的背影,周围群众和同事不禁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期间单位考虑此项工作非常辛苦,多次想安排人员替换,轮流去接驳,他都坚定地拒绝了:“没关系的,这点困难我能克服,接驳工作我熟悉,还是我继续最合适!” 徐州抗疫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姚繇正与等待自己的爱人 商量举办“迟到”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