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闻令而动,用行动践行新时代云龙精神,用坚守书写抗疫一线故事,凝聚起上下同心、攻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云龙之声》微信公众号开设“抗疫先锋”专栏,聚焦抗击疫情第一线,宣传报道感人的人物故事,增强全区上下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强的干劲、拼劲、韧劲,投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981年12月生
中共党员
云龙区潘塘街道姜楼社区居委会委员

“杨元,我爸心脏不好,吃的药不能停,现在药快没有了,你能不能帮忙给买下药?”疫情期间,社区居民王女士的父亲因心脏不好,需长期服药,现如今家中药物已经服用完,而其又无通行证不能外出,十分焦急。杨元当即给王女士吃了颗定心丸,一口答应下来。在详细询问老人需要的药品后,杨元立马骑车去医院帮助老人买药,来回跑了近十公里的路程。当杨元将药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紧紧地握住杨元的手连声表示感谢。“杨元,我们出车从外地回来明天到家,要执行什么管控措施?”“杨元,我媳妇怀孕了明天要产检能不能去医院?”……这样的咨询电话或者微信杨元每天至少会收到十几条,她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居民朋友讲解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竭尽全力解决居民的困难。
2022年3月28日晚6点半,刚下班到家的她接到社区通知,立即启动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她顾不上吃饭丢下孩子转身就往社区赶。她与男同志一起搭帐篷、摆放桌椅、拉警戒线、设一米线,丝毫没有退缩。同时细心地准备好酒精、口罩,打印二维码及温馨提示、喇叭录音提示等,为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在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哪个岗位需要,她就去哪个岗位值守。她是现场秩序的维护员,提醒居民严格保持一米距离,正确佩戴口罩;她是核酸采样信息登记员,耐心细致的为居民录入个人信息;她是物资分发员,及时发放、统计物资,全力做好核酸检测物资保障。杨元负责核查公安部门推送的大数据信息,同时也要及时上报社区当日外来人员。为了保证信息准确,生怕漏掉一个人会造成脱管、漏管,杨元每天的精神高度紧张。当极少数部分居民对一层层一级级一个个的核查电话失去了耐心,出现当事人不配合的现象时,杨元总是强忍委屈,细心、耐心地跟对方进行解释,把道理说清楚,直到得到居民的理解。
自疫情发生到现在,杨元协助核查公安部门推送的数据信息130余条,累计摸排上报社区外地返徐人员80余人。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天在数据梳理上用了多少时间,跟自己较了多少劲儿。
4月13日晚上11点半左右,刚睡下的杨元接到社区居民韩思雨的电话。
韩思雨是南京高校的一名学生,乘高铁回徐。他乘坐出租车到达社区疫情防控卡点时,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在接驳书上签字才能进入社区。当卡点值班人员拨通杨元的电话时,杨元没有片刻犹豫,立马下床穿好衣服,将熟睡中年幼的女儿交给婆婆照看,顶着大风骑着电动车到社区疫情防控卡点为韩思雨签字,还耐心地告知他,要严格执行“3+11”管控措施。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即使不能睡个安稳觉,杨元也心甘情愿。她只是想尽快让乡亲们顺利回家。从3月28日晚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至第十四轮全员核酸检测39天中,杨元年仅3岁的女儿睦睦只跟她睡了4个晚上。但面对严峻的疫情时,杨元想到的是自己身上的责任,她义无反顾,冲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献出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