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丨 “兵”心依旧,兄弟挺身战“疫”情!


面对疫情,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闻令而动,用行动践行新时代云龙精神,用坚守书写抗疫一线故事,凝聚起上下同心、攻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云龙之声》微信公众号开设“抗疫先锋”专栏,聚焦抗击疫情第一线,宣传报道感人的人物故事,增强全区上下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强的干劲、拼劲、韧劲,投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傅永强、傅永庆兄弟

退伍军人

“退伍离队时,我们立下铮铮誓言:若有战、召必回。这不只是口号!”提到当年退伍离队的场景,傅永强和傅永庆两人依然记忆犹新。


傅永强和傅永庆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傅永强1971年生,弟弟傅永庆1975年生,两人都是中共党员、退伍军人。


疫情期间,兄弟俩几乎一拍即合,纷纷报名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在兄弟俩看来,虽然卸下荣耀,归地方,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一直扛在肩上、记在心底。


“疫情防控同样是一场全民阻击战,我们想要发挥作为党员和退伍军人的光与热,在大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兄弟同心,并肩战疫情

傅永强和傅永庆是徐州丰县人,两人部队转业后,纷纷回到了家乡。现在兄弟俩都住在云龙区黄山街道绿地世纪城小区的前后楼,平时两家的联系也很紧密。


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后,每天早上五点半,两兄弟基本上都会在小区内碰到,再一起前往相应的志愿服务岗位。


哥哥傅永强在绿地世纪城二期西门的核酸检测点位服务。每天到达现场做好个人防护后,傅永强就开始帮忙运送物资、维护现场秩序、检测体温等工作。


“为了保证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我们每天拿着小喇叭在小区里做动员,‘敲门行动’也在一直进行着。我的微信步数每天都能达到两、三万步。”傅永强说道。


弟弟傅永庆同样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志愿服务中。他每日穿着隔离衣,戴着口罩、手套,在绿地世纪城五期篮球场的核酸检测点位上忙碌着。敲门行动中,傅永庆在楼道内上下奔走,一家家、一户户敲开居民家门了解情况,尽职尽责做好一名疫情防控“守门员”。


兄弟俩也有许多并肩战斗的时刻。根据工作安排,傅永强和傅永庆在小区核酸点位上,一起帮忙测量体温、维持秩序、运送物资,两人配合十分默契。天气炎热时,兄弟俩互相加油,互相督促,分喝着一瓶水。


“像小时候一样,我们俩一直都亲密无间。我们都认为既然干了,就一定要好好干!”带着这样的信念,两人一直并肩坚守在一线。




退伍不褪色,“疫”线亮初心

“在社区志愿者里,我们算是比较年轻的,就想着年轻能多出点力。”


4月14日中午12点多,傅永强想着要赶紧替换点位上年纪大的志愿者,让他们中午休息一下。在家里匆匆吃了两口饭就赶往核酸检测点位,但在路上骑电瓶车时转弯太急,不小心摔倒在地。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踝关节扭伤了,需要静养。


“再急也应该注意安全。”弟弟傅永庆看到哥哥的脚高高肿起,一脸心疼地说:“你在家好好休息吧,不用担心,点位上的事情有我在。”


虽然行动不方便,哥哥傅永强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为了抗击疫情每天汗流浃背,傅永强就自费购买了洗衣液、沐浴露、洗发水等价值5000多元的洗护用品送到了黄山街道民健社区和绿地北社区。


而弟弟傅永庆一直带着哥哥的那份信念坚持到了5月14日。因为休息不好过于劳累,傅永庆身体有些不适。“因为不想耽误志愿服务工作,所以一直默默坚持着。”傅永庆说。一直到5月17日,傅永庆才在家人的陪同下住了院调养身体。 


“我说我都掉眼泪了你相信吗?”说到弟弟傅永庆,哥哥傅永强感慨地说,兄弟俩的感情一直都特别好,看到对方身体不舒服,都会很心疼。




说到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兄弟俩还是一如既往的默契:“我们俩虽然岁数上到了四、五十,但心态上还很年轻,作为军人的使命感也一直都在。还是那句话,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只要有需要,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