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六月,云龙区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

暖暖的夏风

迈着轻盈的步伐

翩然而至


云龙区图书馆、文化馆

以及基层各文化站点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厚植爱国情怀


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





云龙区图书馆




1

匠心陶艺手作,乐享千年生活——赛龙舟


活动中,来自春泥陶艺吴媛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提问互动、展示作品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爱国诗人屈原,了解吃粽子、划龙舟等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制作的兴趣。



在老师的演示和带领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制作。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揉、搓、捏、切的方法,制作款式精美的粽子、龙舟,体会制作的乐趣。


2

“布”一样的精彩


国家非遗项目“徐州香包”市级传承人李晓雯老师,为老年读者朋友带来一场粽子香包手工活动。活动伊始,李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端午节制作香包的来源、制作香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后,大家跟着李老师的步骤,从穿针引线、缝制、打结、连接流苏、放香料到封口,全神贯注地做着香囊。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缝制技巧,整场活动其乐融融,活动室里到处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艾草香味。



此外,“爱在粽叶飘香时”“且留余香隐障面”“端午安康,配之以香”和“汉韵薪传|匠心陶艺手作—赛龙舟”等多场手工活动,让小读者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散发出的浓郁文化气息。《声临故事会》绘本故事讲演活动、“云图有声读书会”“浓情端午”“阅”享云龙等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为读者朋友们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






云龙区文化馆




1

云端诗歌会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


一起来云龙区文化馆,享云端诗歌会,看青少年诗歌朗诵、故事诵读……


欣赏他们诗人般迷人的风采,体会他们的爱国爱家情怀。


2

传承非遗——非遗手工进校园


近日,云龙区2位非遗传承人来到云龙区云苑路小学和汉景小学,传授徐州香包——粽子香包的手工技艺,为学生们带去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老师教得仔细,学生学得认真,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非遗之美、传统文化之美,对传统技艺有了“初体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喜迎二十大 端午暖侨心


区港澳台侨同胞和眷属,以及部分社区居民受邀到区文化馆参加“端午粽飘香,云龙一家亲”包粽子和制作香囊体验活动。


侨胞们首先参观了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对云龙区高品质的文化设施和服务点赞。随后,市级香包非遗传承人为大家讲解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演示香包的制作方法。大家制香包、戴香囊、话习俗,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大家还一起包粽子、话家常,在活动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 





各基层文化站点




云龙区各街道文化站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


1

汉风街道


箬竹芬芳,经典传承。做香囊、系五彩绳、射五毒……这些端午节里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每一个元素里都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汉风街道蝶梦社区基层文化站开展游园会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唤醒大家共同的文化记忆。


本次游园会主题活动共设置七站。孩子们穿着汉服,通过观察、聆听、参与,全方位、沉浸式地徜徉于历史文化长河中。他们将艾叶放进香囊中,“挂香囊”远离蚊虫;化身神射手,“射五毒”驱赶病毒;昂首阔步穿着“汉服”秀,比爱心彰显民族自信;抢答反诈知识,赢“五彩绳”祈福纳吉;拿起手中画笔,绘出祖国大好河山;吟唱传统故事、家风古训,“听经典”永流传;体验古人游戏,展现礼仪风度,百发百中赢取象征未来的礼物。 



2

黄山街道


绿地南社区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制作版画的亲子活动。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孩子们之间互相帮助。没一会功夫,一幅幅色彩亮丽,充满童趣的版画作品就做好了。



3

彭城街道


彭城街道宣武社区文化站门前,社区的包粽巧手齐聚一堂,为辖区的特殊群体准备“爱心粽子”。



粽子煮好后,社区两委成员将热腾腾的粽子送到了居民手中,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带到了居民心中。


悠悠粽飘香 绵绵情意长

端午期间,云龙区各文化站点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50余场,受益群众2.3万余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更加时尚鲜活,真正把“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