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机制”“四项举措”,助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徐州龙肽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面临较大的人员和资金周转压力。区科技局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为企业申请提前拨付房屋租金补贴39.996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企业负责人感动地说:“在万难之际,得到政府的及时帮扶,坚定了我们今后发展的信心,大家戮力同心,克服困难,作为企业也一定不辜负社会地期望。”




企业是创新和创新投入的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是这个主体中的“牛鼻子”。




受疫情影响,辖区高新技术企业部分技术人才流失、供应链受阻、融资困难。云龙区建立“三种机制”,扎实落实“四项举措”,第一时间深入企业,除了对25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网格化包挂外,还对辖区内中小技术企业做到逐一访问、不漏一家,多层次、全方位帮助科技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




云龙区通过建立“三种机制”,深入科技企业,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联系企业“永不掉线”,努力成为企业贴心暖心的靠谱“店小二”。


 

建立专班包挂机制


成立科技企业纾困解难工作专班,按照分工,对辖区25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网格化包挂,逐一访企情、察企忧、问企需。

工作专班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调度相关工作情况,及时协商解决各类问题,责任明确、帮扶精准、保障到位。


 

建立走访服务机制

每月走访辖区内重点科技企业不少于1次,对企业经营现状、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人才引进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握,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第一时间向企业负责人宣传讲解苏政办“22条”、徐政办“69条”等最新惠企政策,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帮助企业尽快步入正轨。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针对科技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瓶颈,云龙区组织科技、经发、楼宇中心、财政、商务、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建立服务协调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部门协同,合力提高解决难题的能力,坚持做到企业有求,我们必应;企业有问,我们必答。



落实“四项举措”
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通过“四项举措”努力为辖区科技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将各项惠企政策“红利”实实在在落到了企业实处。


 

第一时间兑现政策奖补资金


江苏鹏泰电气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近期收到了科技计划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鹏泰电气公司总经理感激地说:“多亏了咱们科技局,真是帮我们企业解决了大难题,这就是雪中送炭!”


云龙区科技局加大对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帮扶,指导和组织科技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科技项目,向上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先后对江苏通标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鹏泰电气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发放科技计划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对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海云科技企业孵化器等7家科技双创载体和平台发放绩效评优等奖励资金350万元,为科技企业和载体“雪中送炭”。


 

积极落实好“苏科贷”等金融政策


徐州七星机械公司受到疫情影响,资金出现了困难,公司负责人辗转求助。区科技局迅疾出手,联合金融部门,落实“苏科贷”金融政策,助力机械公司获得了低息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在走访企业时宣传科技政策40条,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争取“苏科贷”和延长还款期限,最大程度上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推动企业快速恢复正常运营。


先后帮助江苏小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徐州七星机械有限公司等6企业争取“苏科贷”等低息贷款1821万元。


 

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联合属地办事处多措并举培育提升科技企业规模,进一步落实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200%的政策,激励企业科技人员创新,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品服务竞争力,帮助科技型企业达到列统标准,积极落实专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加快赛科(C-tech)工场创新中心、星火科技企业二期孵化基地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打造低成本孵化成长体系。


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加快高层次人才项目转化落地,先后申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2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1项,成功引进科技副总6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加快科技创新创业

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徐州,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