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社区防疫“最后一米”!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

只有关口前移、消除盲点、不留死角,

才能构筑起防控的铜墙铁壁。




“群众平安,我们才能心安。”

“疫情当前,这是我的职责。”

……

连日来,在抗击疫情这场阻击战中,云龙区社会及社区防控组认真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坚持“深查、细排、快筛、严管”,守好社区防疫“最后一米”,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织密社区防控网络
  • 区领导深入中高风险区一线,靠前指挥,街道、社区干部立足风险点位,包楼栋抓落实,机关党员干部、企事业职工和广大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工作。

  • 广大社区工作者发挥网格化、铁脚板作用,与时间赛跑,把好小区出入口、加强防疫宣传、全面摸排核查风险人员、严格落实居家健康隔离监测以及上门服务工作。

  • 各成员单位强化社会面防控督查督导,重点任务、重大情况随时报告,形成上下贯通、严丝合缝的防控责任体系。




及时落实人员信息

成立数据核查小组,日夜对市、区推送的风险人员数据信息及时进行区域甄别、关联核查,第一时间分类推送到基层或其他县(市)区,确保推送数据信息精准精确,一人不落。每天通过全市疫情防控系统,对公安大数据、健康宝入徐人员信息开展电话核查、入户调查。自本轮疫情以来,共核查来(返)云龙人员信息3.81万条。




强化风险人员健康管理

社区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指定“五包一”人员,按规范要求对风险人员落实居家医学观察管理。

  • 对高风险人员严格落实“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 对中风险人员从严管理,坚持“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措施,严防感染风险;

  • 对居家观察人员安装门磁,落实“人防+技防”,确保“足不出户”。


同时,组建专门服务保障工作队伍,开通24小时暖心服务热线,提供买药、就医、送菜等服务,全方位做好封闭管理期间居民生活保障工作。



在近40度的高温天气下,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身穿隔离服、防护衣,戴着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屏、口罩、手套,几分钟便汗如雨下。为了节约防护用品,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让患者等待,医护人员在密闭的环境中,即使再口渴、再流汗,也得忍到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


完成近4个多小时的工作,脱下防护服后,汗水湿透了衣背,如同蒸桑拿一般。




抓好社会面防控措施落实

持续抓好社区及社会面公共场所防控,小区出入口和人员密集场所严格落实场所码、行程码、体温测量、佩戴口罩、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落实四方责任,扎实有效监督,筑牢疫情防控屏障。